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人侯琨成为国际顾拜旦委员会委员******
中新网北京2月3日电 国际顾拜旦委员会日前在瑞士洛桑举行2023年全体大会。经委员们一致同意,来自中国的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人侯琨成为该委员会新委员。
国际顾拜旦委员会(International Pierre de Coubertin Committee,IPCC)1975年在瑞士成立,总部位于“奥林匹克之都”洛桑。该委员会的使命是传播“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国际奥委会创始人顾拜旦先生的思想并与国际奥委会一道在全球范围内弘扬奥林匹克价值观。委员会的名誉主席之一是已故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现任主席为国际知名学者、奥林匹克教育学家、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教授Stephan Wassong。
国际顾拜旦委员会长期活跃于全球奥林匹克活动中,并在五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设有大洲或国家级顾拜旦委员会和顾拜旦学校,通过奥林匹克教育的方式向青少年传播奥林匹克价值观和精神。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该委员会便与北京奥组委一道出版奥林匹克专著,并在国内合作设立顾拜旦学校。2011年,由该委员会主办的第八届青年论坛在北京举行,吸引了来自五大洲的青年相聚。
侯琨在位于瑞士洛桑的顾拜旦故居前 侯琨 供图侯琨现任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遗产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集邮与收藏协会常务副主席,十多年来一致致力于在国内外传播奥林匹克理想和价值观。北京冬奥会筹办和成功举办期间,他作为北京冬奥宣讲团的成员和国际奥委会的工作人员,在国内各地以及全世界几十个国家推广北京冬奥理念,讲述中国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和北京冬奥会。他还是一位奥运历史研究者和收藏爱好者,珍藏有多件顾拜旦的手稿原件。
在收到国际顾拜旦委员会来函得知自己成为该委员会委员后,侯琨表示会遵循顾拜旦先生的人生格言:看得更远、实话实说、坚定行动(see afar, speak frankly, act firmly),尽自己所能,更好地传播奥林匹克理想,弘扬北京冬奥会精神,向全世界讲述中国的“双奥故事”,让我国的奥林匹克遗产更好地发挥作用。(完)
黄埔情—两岸“同扬文化·喜迎新春”书画联展在北京、台北、高雄举行******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李晗雪)由黄埔军校同学会、北京至高美术馆与台湾史记文化出版社、台湾振兴中华民族暨文化经济促进协会共同举办的黄埔情—两岸“同扬文化·喜迎新春”书画联展暨送春联活动30日在北京、台北、高雄同步举行。三地会场均展出来自两岸名家的书画作品,并通过视频连线互动交流。 据悉,此次联展中,大陆知名书画家创作了200余幅作品赠予台北、高雄会场;北京会场也展出多幅来自台湾书画家的佳作。活动当天,三地会场总计有近300位嘉宾出席,分别是来自中华海外联谊会、民革中央、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全国台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等单位的嘉宾,两岸及港澳知名书画家,台湾黄埔退役将军、军人和亲属等。 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书写、共同创造的,数千年来一直滋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当前,两岸同胞都有高度文化自信,无论任何势力任何人想篡改、歪曲、抹杀中华文化,都无异螳臂挡车。中华文化已深深融进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情怀中,必将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必将为两岸同胞同尊共护。 郑建邦指出,本次书画联展活动得到两岸同胞的广泛响应和积极参与,为两岸同胞享受中华文化的丰富魅力,品味文化里的乡音乡味、乡愁乡情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条件。希望两岸同胞继续探索包括书画联展、写春联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力度,共同在捍卫、创新、弘扬、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林中森及部分台湾退役将官分别在台北、高雄会场开幕式上致辞。嘉宾们表示,要共同珍惜和弘扬祖先创造传承下来的中华文化,充分发挥它在民族复兴进程中凝心聚力的作用。 开幕式后,三地会场分别对各自展出的书画作品进行导赏。接着,各会场内的嘉宾以“同扬文化·喜迎新春”为主题进行书画创作,写春联写“福”字,祝福同胞、共迎新年。(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